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首页
系统优化
备份/还原
桌面工具
硬盘工具
卸载软件
办公软件
文字处理
时钟日历
专题合集
更多
个人写作
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案大全
>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美术教案
优秀教案
科学教案
化学教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所在教材中的位置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p14页 第二课时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 1.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2.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3. 初步学会溶液配制实验技能。 4. 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学会天平的使用方法 2. 使学生初步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
1 金属材料 ,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氧化硫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和防止污染 4.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实验结论分析能力 5.通过so2 性质及其对环境污染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人类家园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实验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知道硫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
铁和铁的化合物
1、使学生掌握铁的性质。(学会) 2、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会学),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德育渗透) 3、培养学生由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综合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学) 4、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会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乐学) 5、通过介绍我国悠久的炼铁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渗透) 教学重、难点: Fe的还原性、Fe与稀HNO3、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设计: 1、增加“铁丝与
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物质的量》 顾县中学 刘云 一、 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本章主要包括三小节:第一节物质的量,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这三小节主要是介绍了四个概念(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及概念的应用(计算和定量实验)。这四个概念中物质的量处于核心地位,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都是物质的量的导出量有关计算主要包含了这样的四对换算关系: <图1一1> 这样通过物质的量及其导出量就建构了这样
溶解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初步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定义及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20 mL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是什么呢?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具有把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初步联系起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 3、通过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重点难点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把ⅰa 称为碱金属族,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编在一个族呢?请同学们观察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
原子结构
1.3 原子结构的模型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了解同位素的结构特点,能说出1-2项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3、知道物质也可由离子构成,认识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难点:对原子结构知识的初步了解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实验,课外资料 教学预设: 【引入】1、练习: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原子构
物质的量
关键词: 物质的量 [课题] 第三章第一节:物质的量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 [引入基本概念] 18克水可以用托盘天平称量,但1个水分子却无法称;1把大米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整理和总结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把零散知识串成线、结成网。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公式和影响因素的梳理和总结,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知识和规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 1.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内容 化 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学 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
«
1
...
78
79
80
...
100
»
最新文档
水的净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物质的量的浓度
二氧化硫
《元素》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教案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酸
环境保护
氮的氧化物
《水的净化》教案
蛋白质
《元素》教学设计
热门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