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目标 概览: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巩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要点,并学会运用该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二)能力目标  通过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2、通过对解题格式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  [提问]: 1、什么叫气体的摩尔体
  • 物质的量的浓度

    物质的量的浓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牐�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牐�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牐�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牐�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牐�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牐�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牐�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牐�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
  •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实录  师:投影展示几个高高的大烟囱向空气中排放浓烟,天空黑云一片.这是东北的某城市,冬天大约有150天需要烧煤取暖,已知煤中含1%的硫,若每天烧煤吨,则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多少吨?你知道怎样计算吗?  学生好奇地开始讨论。  生1:用吨×1%╱ ×100%就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生2:他求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150天才是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总质量。  师:两位同学合作的很好,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师板书):第三节根
  •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与naoh溶液的反应。  2、理解漂白粉的生产原理和漂白原理。  3、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了解卤素的氧化性:f2>cl2>br2>i2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cl2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探究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2、通过对cl2性质两面性的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1)理解溶液的pH。理解溶液的pH跟溶液中c(H+)之间的关系。  (2)有关pH的简单计算。  (3)了解溶液pH的简单测定方法。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类型溶液pH的计算,掌握电解质溶液pH计算方法。  (2)通过不同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掌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考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通过溶液pH的测试方法,掌握实验室测试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理解化学学科中对极小
  • 碱金属

    碱金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其递变规律。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跟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法。   教学用品   1.学生用品(两人一组):金属钾、滤纸、小刀、石棉网、酒精灯、铁
  • 第一节溶液

    第一节溶液

      课 题  §7.1溶液的酸碱性  课 型  新授课  2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识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知道酸碱性溶液对生命活动及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3、  通过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  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二、溶液酸
  • 《原子》说课稿

    《原子》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这次优质课竞赛我是迎难而上,我有选择的机会,但我选择了较难上的一课,以前上过这一课,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效果不甚理想,我就想借这样一个机会,逼自己深钻一下,来一次自我超越,因为可以得到学校各位同事的帮助,现场各位专家的指点,让我豁然开朗。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
  • 盐类的水解

    盐类的水解

      大家好,我是来自师范大学的,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二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观、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学观  由于本节课是基于活动教学观而进行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活动教学观。活动教学观以“以活动促发展”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认为“活动”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特殊的活动过程,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对知识、技能、策略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全面
  • 盐类的水解

    盐类的水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盐类的水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对盐类水解的应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对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建立起“事物变化,内因是决定因素,外部因素是变化的条件”的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观。  ;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