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一:教学思路    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兴趣很浓,因为几乎任何一本化学书上都有周期表,他们非常希望了解有关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基于这个特点,关于周期表的结构就设计了一节课完成的思路,相关知识包括    (1)长短周期  主副族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3)主要化     合价的变化规律(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在周期表中的应用    二:课后结果    上完课后,还有大约十多分钟的课上练习时间,完成三个题,这三个题属于一般难度的题目,结果,约有一半的学生不会做,出现的问
  •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为化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它为化学家从量变的角度去研究化学变化提供了最精确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发现的有关化学变化的一些规律奠定了基础。九年级上教版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引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课程。这一课程的引入也使学生开始走进了从量变研究化学变化的的大门。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使学生初步接触化学:①对化学学科的基本认识(化学是什么?化学研究什么?化学怎么学?)②对化学基本实验的认识与操作 ③对化学学科的基本态度与情感。第一章的
  • 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目标 概览:  (一)知识目标  在学生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通过气体摩尔体积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学过程 :  [引言]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利用物质的量把宏观物体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  [板书]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粒子数       物质的量
  • (第2课时)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的常见反应;学会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1.根据【实验3—1】、【实验3—2】和下列两个反应2FeCl3  + 2KI =2FeCl2  + I2  + 2KCl       I2  + H2S =S + 2HI推知有关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而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  非金属越活泼
  •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

      一、--思路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  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质疑──引导探究,驱动──引导分析。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  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透析本质
  • 《过滤和结晶》教案

    《过滤和结晶》教案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 第四节 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
  •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联系自然界生命的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用途。  3、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4、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跟水跟石灰水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同学们学过《石灰吟》这首诗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廉正清明,不怕粉身碎骨的坚贞品质,但从化学角度看,其中还隐含了三个化学反应哩!是哪三个化学反应呢
  • 化学键

    化学键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一.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化学键、金属键和键的极性。  1.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在稀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2.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活泼金属跟活泼非金属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是离子化合物,包括强碱、多数盐和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易导电。  3.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其中:同种非金
  • 氮和磷

    氮和磷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
  •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