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首页
系统优化
备份/还原
桌面工具
硬盘工具
卸载软件
办公软件
文字处理
时钟日历
专题合集
更多
个人写作
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案大全
>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美术教案
优秀教案
科学教案
化学教案
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及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对第一节“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在知识结构上二者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整体. 教法建议 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
原电池
课前准备:学生课桌上放有盛稀硫酸的玻璃缸、电流汁、锌片、铜片、导线。(两人一组)] [上课] 师: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日常生产中,常常使用哪些电池?××同学。[指定学生] 生(1):蓄电池、干电池、温差电池、氧化银电池、高能电池等。 师:××同学[指生(1)]参加区里少年科技站活动,因此他解得很多,讲得很好。 化学电池一般都是根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为了更好地使用各种电池,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电池,必须学习最简单的电池,也就是学习原电池的构造和它的工作原时。[板书:一、原电池]化
物质的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牐�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牐�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牐�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牐�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牐�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牐�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牐�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牐�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
盐类的水解
第二课时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铝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
化学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牐�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牐�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目标: �牐�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牐�2.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牐�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
元素周期表
一、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必修一中金属钠和非金属氯气的学习,给学生学习本章知识提供了感性认识材料,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同时,本章知识的学习也后面的选修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 二、 教学内容 《元素周期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表示等。教学中,应以元素的原子结构为基础,通过相邻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区别找出元素周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二节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特别是标准状况下,的基础上,掌握有关的计算。 能力目标 �牐犕ü�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牐犕ü�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情感目标 �牐犕ü�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牐犕ü�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板书] 二、有关的计算 [讨论] 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
氧化还原
教学目标 概览 (一)知识目标 1、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知识、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识。 2、用化合价变化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 [讲述]在初中历史课中我们学
针对性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1.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 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应顺序装入( )。A.水;无水CaCl2 B.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 C.浓H2SO4;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稀H2SO42.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KOH和Al2(SO4)3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教材分析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构》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解释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因此,教学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本节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本节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为例,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
«
1
...
90
91
92
...
100
»
最新文档
水的净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物质的量的浓度
二氧化硫
《元素》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教案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酸
环境保护
氮的氧化物
《水的净化》教案
蛋白质
《元素》教学设计
热门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