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类别:优秀教案 上传时间:2024-07-13
下载
压缩包解压密码:www.cqlsoft.com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的44——46页例1,和“做一做”及练习。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并理解乘法的含义,初步建立“乘法”概念。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能把几个相同数相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关键:

  识别相同加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每人准备30根小棒和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激趣:“小朋友,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里,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到什么地方玩了?”“有一个非常好玩的数学乐园,你们肯定没去过,想去吗?”(课件出示)数学乐园情境图,小朋友在做各种活动:有的拍球、有的荡秋千、有的在坐转椅,蕴含着相同加数的加法,让学生观察并解决问题,老师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为引入乘法作准备。其中例1的教学图放在远处的大树下,借此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例1。(课件出示)有四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出例1。

  “他们在用小棒摆图形,同学们,你们也会摆吗?”

  “咱们来一个摆图形比赛,好不好?”

  2、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

  让学生先想一个图形,看在一分钟内能摆多少个这样的图形。然后同桌互相说说摆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要求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师:“谁来说说,你摆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样列算式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3、引导探究,认识乘法。

  (1)、初步认识乘法,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左边的算式,让学生发现特点。

  师:“算式里的加数都相同,我们可以把这些加数叫作相同加数”。

  师:“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来表示。”(板书课题)

  (2)、教学乘法的写法和读法,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课件演示: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所表示的意义。

  (3)、学生尝试改写乘法,巩固乘法的意义。

  先“扶”后“放”,第一个算式老师先带着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独自写,并让学生板演。

  (4)、对比练习,强调乘法的意义。

  师指黑板右边的算式问:“这几道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为什么不能?”。

  小结:对,只有像这样的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才能用乘法表示。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方法。

  三、运用新知,拓展提高。

  1、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向日葵图和蝴蝶图),让学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体会加法和乘法的联系。

  2、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让学生判断对错,巩固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错的原因。

  3、拓展练习

  让学生填出有空缺的等式,怎样填才能使等式两边相等,使学生灵活掌握乘法的意义。

  这道题有很大的灵活性,要引导学生说出想法,并让学生尝试多种填法。

  四、引导总结,归纳梳理。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数学乐园里玩了一圈,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