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第二课时  电离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知识。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  2.当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
  •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实录  阿城市新华镇第一中学   赵洪君    师:投影展示几个高高的大烟囱向空气中排放浓烟,天空黑云一片.这是东北的某城市,冬天大约有150天需要烧煤取暖,已知煤中含1%的硫,若每天烧煤2000吨,则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多少吨?你知道怎样计算吗?  学生好奇地开始讨论。  生1:用2000吨×1%╱ ×100%就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生2:他求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150天才是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总质量。  师:两位同学合作的很好,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其它的计
  •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一.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1.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增加到8个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正价由+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最低负价由-4到-1、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掌握证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  1.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
  • 空气教案

    空气教案

      了解空气一、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空气占据着我们的周围空间。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流动以及空气占据着空间。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空气的存在、流动以及空气占据着空间。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作为侧重理科类学生学习的教材,本节侧重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压强、温度、
  •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2、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准备:天平(含滤纸)、药匙、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教学
  • 硫和氮的氧化物

    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  2、了解SO2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技能。  3、培养实验设计、观察、分析能力,训练知识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SO2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  难点:SO2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  教学工具  实验仪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  师:请看当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生:首要污染物有
  • 《水的净化》教案

    《水的净化》教案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中学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笔者在使用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中,对《水的净化》(第一课时:过滤)教学做了初步尝试与课后调查,感触颇多。   笔者在探究《水的净化》的两周前,将后续课题4的爱护水资源内容提前,进行上网调查、实地考察、工厂参观、汇报交流等课外研究,扩展学生对科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信息收集和整理、问
  •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期末复习提纲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期末复习提纲

      本节课的亮点在于用为学生庆祝生日点蜡烛的方式引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化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我们身边存在的普普通通的物质。本节课在部分时间是学生动手做,老师巡堂指导,提醒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要关注哪些现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要肯定鼓励学生的发现,比如有学生说:“我看到蜡烛火焰的上面有黑色,那黑色是什么物质?”要大力表扬这个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动脑的好习惯,可以就地取材,和学生一起探究黑色物质。知识是定的,但课堂是活的,总有源源不断的新的生命力补充进来。
  • 《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

      复习课 编号: 时间 :  主备人: 三 年级 化学 备课组  第 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组长签字: 段长签字:  一、学习目标(考点)  1.了解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  1、 电解质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  1、自学资料《走向高考》P8—P14,用红笔画出疑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