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培养: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科学思想: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科学品质: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
  • 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
  • 2溶解度

    2溶解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的影响;了解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和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
  •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的内容。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该部分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中学化学学习中,贯穿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本节课内容承接初中所学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为之后学习金属的冶炼和防护、化学电源、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在课程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虽是相反的,但又是相依存的,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好题
  •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

      教学目标 概览: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加深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2、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式量的区别和联系。  3、能熟练运用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  4、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
  • 2023届中考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2023届中考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第二章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是构成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学习活动和观察来分析生活现象,多积累一些感性认识,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节    单    质【考点说明】1、能从组成上识别单质、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说出氮气、氢气、碳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 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3、了解金属的物理特
  •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  2、 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 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  书写电离方程式  H2SO4 NaOH NaCl Ba(NO3)2  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中参与化学反应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  第五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  学生观察并回答现
  • 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知识。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  2.当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
  •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第四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一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   1.来源:煤、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建筑材料;改变地球气候等“温室效应”与全
  • 氨 铵盐

    氨 铵盐

      1-2-2   氨、铵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2)掌握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鉴别方法。(3)理解氨和铵的异同。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氨气的实验制法学习,提高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氨、铵盐性质的综合运用,提高推理能力。(3)通过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论的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和解释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铵离子的鉴定。[教学过程 ]见课件[氨、铵盐(二)ppt文件][巩固练习]1.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2、NO2、Cl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