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50 150 500 专题1 专题20 专题40 专题60
欢迎来到存起来软件站,找素材,搜软件,就上存起来软件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大全 >化学教案
文档分类

化学教案

  •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
  •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想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实验探索,研讨总结,练习巩固教学过程[引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进入硫的世界,探讨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让我们先了解身边的二氧化硫。[投影]     第二节  二氧化硫[[投影]  资料1  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硫的用途(1)作为漂
  •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及其单位,了解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 5.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牐犈嘌�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牐犈嘌�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 《元素》教案

    《元素》教案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水的组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领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为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同时元素作为“双基” 知识 ,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十分重要 。  2、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由于元素的概念较抽象,易跟原子混淆,我确定元素的概念为本节
  • 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  �牐犕ü�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牐犕ü�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情感目标  �牐犕ü�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牐犕ü�教学过程 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 物质的量的浓度

    物质的量的浓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牐�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牐�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牐�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牐�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牐�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牐�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牐�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牐�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
  • 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   3.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重点  
  • 氨、铵盐

    氨、铵盐

      1-2-1   氨、铵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氨气分子的结构、性质、用途及相互关系。(2)掌握氨水的性质、掌握有关氨气溶于水的计算。(3)了解氨水、液氨的区别,能分析氨水溶液中存在有关平衡问题。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氨水、液氨成分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2)通过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相互关系的理解,提高推理能力。(3)通过有关计算训练数学计算和推理能力。(4)通过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论的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和解释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氨水跟液氨
  • 《自然界的水》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教学设计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  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    
  • 氮的氧化物

    氮的氧化物

      [阅读材料]:信使分子──NO。指出NO重要的生理作用,NO和CO使人体中毒的原理。  [知识介绍]:1、氮气的结构: 氮分子结构(以后会学习)决定了氮气的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  2、氮气的性质: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N2+O2 = 2NO  2NO+O2 = 2NO2  3NO2+H2O = 2HNO3+NO  [生活化学]:哪位同学能解释雷雨发庄稼的道理或者一场雷雨一场肥的科学道理?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