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论语》
学生说说你对《论语》这部作品的理解。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一)第二句:(投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指名读。
(1)理解重点字的意思:
好:喜爱。读作hào。
(2)自己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自己理解;
同学交流;
汇报、指导:
意思是:对于作学问来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二)第三句:(投影)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指名读句子。(2)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凡:凡是。
惟:文中的意思是“只”、“只是”。理:道理,事理。
疑:怀疑,有疑问。悟:了解,领会,觉醒。
(3)同桌同学互相说说句子的意思。
意思是:凡是学习某种道理,没有疑问必然没有领会、感悟,只有产生疑问,然后才会有所领会感悟。有小的疑问就有小的感悟,有大的疑问就有大感悟。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
3、指名读课文。4、读了这三句话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出)
从字的意思到词语的意思再到句子的意思,有条理的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
(1)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
(2)学习要有兴趣,这是的老师;
(3)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课堂总结:(1)说一说,你从这两则论语中,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两则论语